杜比全景聲是什麼?一次了解杜比音效、杜比全景聲、杜比視界全系列

杜比全景聲是什麼?一次了解杜比音效、杜比全景聲、杜比視界全系列

最後更新時間:2023 – 11 – 7 by ChuChu

如果你常常在看電影、玩遊戲或是聽音樂,那你可能會聽到杜比全景聲( Dolby Atmos )這幾個字眼,這項技術遍及全球,而且也越來越多應用出現,可以讓許多產品帶來更好的收聽體驗,到底杜比全景聲是什麼呢?本篇文章會一次為你解析杜比音效、杜比全景聲、杜比視界。

杜比是什麼公司?

如果要了解杜比音效,可以先來認識杜比這家公司,杜比( Dolby )其實公司的本名是杜比實驗室( Dolby Laboratories Inc.),由雷・杜比 1965 年在英國所創立,主要致力於聲音相關技術的開發,像是聲音的降噪( Dolby SR 、 Dolby FM )、聲音的編碼( Dolby Digital 、 Dolby Sterro)…等技術。

從電影、電視節目到音樂、app、遊戲當中,都可以看到杜比的技術,杜比不斷與許多藝術家、內容創作者、開發人員和商業機構合作,讓杜比在影音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強大的音訊技術,讓我們能夠在不同的環境當中,享有豐富、有層次的音效體驗,從平面的音訊專換成為立體的收聽體驗。

而在 2012 年 5 月 1 日,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舉辦典禮柯達劇院,由美國 CIM 房地產公司與杜比實驗室共同達成 20 年的冠名合約,柯達劇院正式改成「杜比劇院」,除了奧斯卡頒獎典禮外,許多演唱會或頒獎典禮都會在這裡舉辦。

杜比劇院
杜比劇院 Photo by Eliot on Unsplash

杜比音效是什麼?

如果你進去電影院看過電影,那一定在開場前會看到杜比音效的環繞音效影片,上面會寫出杜比的 logo ,這就是杜比所推出的杜比環繞聲系統,而杜比所開發的一系列聲音壓縮和編碼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在全世界,包括電影院、家庭劇院、電腦等影音設備。

音響系統最常見的就是雙聲道再來是 2.1 聲道,左右各一個喇叭,再加上一個重低音的喇叭,杜比音效在環繞音效方面,陸續推出了 5.1 、 7.1 聲道,舉例來說如果要使用杜比 5.1 聲道,是代表有 5 個不同方向喇叭和 1 個低音喇叭來做聲音的輸出。

在杜比 5.1 環繞聲裡,這些喇叭包包括右前、中間、左前、右後、左後和一個低音,總共有 6 個不同的聲音環境,讓你有身歷其境的感覺,杜比音效把這些音訊處理後,讓我們能夠體驗出環繞音效的感覺,因此有許多家庭劇院、電影院會採用這樣的設計。

杜比 7.1 聲道又比杜比 5.1 聲道多了兩個聲道,第一個使用杜比 7.1 環繞聲道的電影是迪士尼所發行的《玩具總動員3》而目前全世界有超過 6000 家以上的電影院有配備杜比 7.1 技術。

杜比音效的應用

  • 家庭劇院
  • 電影院
  • 電腦

杜比全景聲是什麼?

近幾年從杜比推出的環繞音效,漸漸發展出杜比全景聲( Dolby Atmos ),這項聲音的技術把聲音 2D 的形式推升到 3D 的收聽模式,把聲音的音效從聲道中解放出來,是一項環繞音效的延伸技術,把聲音變成更立體了!

到底杜比全景聲是什麼呢?這是由杜比實驗室在2012年所發表的三維聲音技術,原本杜比音效是基於環繞音效的概念,就是利用 X.1 聲道的方式,在你的身邊前、中、後擺放數個喇叭,讓聲音有環繞你的感覺,而杜比全景聲增加了空中的概念,也就是說聲音可以從你上方傳過來,不知是從前中後而已。

全景聲的配置可以讓高達 64 個喇叭產生聲音,並傳送 128 聲道的聲音資訊,除了水平的聲音空間外,還有新增垂直空間的聲音傳播,你可以在下方的影片之中看到,從單聲道、立體聲、多聲道到全景聲的演變過程,解說者說明使用杜比全景聲後,你可以聽到像是飛機從你的頭部空間,從左上方飛到右上方的聲音。

杜比全景聲的技術打破了舊有環繞音效的概念,讓聲音是以三維度的空間作傳遞,讓聲音是有高度的,你可以聽到各個空間高度的聲音,在靠近地面還是靠近天空,是一種空間感十足地聆聽體驗,除了音質外,可以感受到聲音的在四面八方的移動,這項技術讓收聽的體驗又更上一個層次。

首次使用杜比全景聲技術的電影是皮克斯動畫所推出的《 勇敢傳說 》,而台灣也首次使用杜比全景聲在《 KANO 》這部影片當中,在電影裡面球場將近5萬名觀眾從四面八方呼喊的聲音,透過杜比全景聲,可以感受到彷彿坐在球場中的感覺。

目前全球最大的杜比全景聲影廳是美國的杜比劇院,在台灣也有許多電影院引進了杜比全景聲的技術,像是國賓影城華納威秀影城新光影城,都有設置專屬的杜比全景聲影廳,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這些影廳來體驗看看杜比全景聲的技術,享受更高層次的聆聽感受。

杜比全景聲的應用

現在越來越多場景開始使用杜比全景聲,除了電影產業外,杜比也把這項技術跨足了音樂產業當中,現在連歌曲也有杜比全景聲的音效,而杜比全景聲的應用有非常多項目,以下是目前應用的場景:

  • 電影劇院:近幾年新成立的電影院,大多會開始把杜比全景聲應用在影廳裡面,讓影迷們能夠享受三維的視覺、聽覺饗宴。
  • 串流音樂:目前像是 Apple MusicTIDAL 的音樂串流平台,都有推出杜比全景聲的音效,可以搭配支援使用的耳機、藍芽喇叭做收聽。
  • 家庭劇院:杜比推出 Dolby Atmos FlexConnect 技術,只要連接家裡的聲霸、藍芽喇叭,你可以無限制地把藍芽喇叭放在你想要的位置,Dolby Atmos FlexConnect 技術會根據你的位置、電視、藍芽喇叭位置來調整收聽的模式,讓你有沈浸式的空間聆聽經驗。
  • 車用音響:賓士目前宣布近期車款會做 OTA 更新,將近 70 萬台的賓士可以享有杜比全景聲技術,享受錄音室等級的收聽體驗,增加臨場感受。
  • 遊戲體驗:PS5 目前也支援杜比全景聲,可以在音效輸出的設定中選擇 Dolby Atmos 體驗一下 3D 遊戲的感受。
杜比全景聲是什麼
Photo by James Yarema on Unsplash

杜比全景聲 v.s. 空間音訊

那麼常常會看到另一個空間音訊技術,杜比全景聲和空間音訊都是沈浸式的音訊技術,享有空間感的生聽方式,這兩者有什麼樣的不同呢?

  • 杜比全景聲:通常會使用在聲霸、家庭劇院、電影院裡,可以打造虛擬的聲音高度和側聲道,需要搭配支援杜比全景聲的喇叭使用。
  • 空間音訊:通常會使在耳機裡面,像 Apple 就有推出空間音訊技術,可以讓 AirPods Pro 裡的感測器追蹤你的頭部,聲音會隨著的你頭部移動而改變,讓你的收聽模式感覺有虛擬空間在你的頭部上方。

延伸閱讀:
空間音訊是什麼?開啟空間音訊享受更好的聆聽體驗
支援空間音訊App有哪些?打開AirPods空間音訊享受沈浸式體驗

杜比視界是什麼

除了音訊技術外,杜比視界是對於影像部分的標準,是於 2014 年所推出的一個 HDR 的標準,HDR( High Dynamic Range) 是高動態範圍,是一個影像的技術,可以用豐富的色彩、亮度和對比度來呈現圖片或影像。

在 HDR 的技術裡,通常比較常會聽到 HDR 10 ,是市面上比較常見的 HDR 標準規範,定義了影像的格式,如果有採用 HDR 技術的設備,就比較不會出現曝光的情形,不管是在影像的亮處、暗處都可以清楚地看得到影像的細節。

而杜比視界與常見的 HDR 10 主要差異為色彩呈現深度和亮度,杜比視界的色彩深度高達 12 位,而 HDR 的色彩深度為 10 位,這也是 HDR 的命名由來,12 位的顏色深度可以存取高達 680 億種顏色,10 位的顏色深度可以存取 10 億種顏色,代表著杜比視界呈現的顏色應該會更加準確。

在亮度來說杜比視界可以支援到 10,000 尼特的亮度值,不過目前市面上非常少顯示器有支援到這個規格,通常比較好的 HDR 顯示器大概都會支援到 1000 尼特的亮度,不過相信未來各家顯示器可以支援的亮度會越來越高。

如果要使用杜比視界的認證,設備就必須有專用的杜比視界晶片,隨著電視處理器越來越先進,許多電視可以透過軟體升級的方式來啟用杜比視界的應用。

目前許多製造商都有推出可以支援杜比視界的規格,像是LG、Panasonic、Phips、Sony …等電視製造商都有支援,現在漸漸地連手機、平板電腦、電腦都可以支援杜比視界。

值得注意的是 HDR10 的標準是一個免費的標準,因此想要使用 HDR10 標準的廠商不用額外支付費用就可以使用這個標準,但是杜比視界是杜比推出的專有標準,需要每年支付許可證的費用才能使用杜比視界的認證,所以如果有杜比視界認證的產品,相對來說價格也會比較貴。

杜比視界與HDR10

杜比視界應用

  • 電視
  • 顯示器
  • 平板
  • 電腦
  • 手機

杜比系列比一比

以下表格為大家簡單整理一下杜比一系列名詞的解釋,讓大家能夠快速理解杜比系列的差異:

杜比系列

內容

杜比音效

・杜比所推出的杜比環繞聲系統
・通常會以X.1聲道形式呈現

杜比全景聲

・杜比推出的三維度的空間音訊技術
・應用在電影院、家庭劇院裡

杜比視界

・杜比所推出的 HDR 影像規格
・需額外支付認證費用

結論

在這些杜比系列底下,我個人是蠻看好杜比全景聲的技術,因為應用的層級非常的廣泛,在串流音樂、耳機裡到車用、遊戲都是未來可能常見的應用場景,這個技術將打破收聽的體驗,讓聲音是有空間感的呈現,而杜比視界目前適用於高規格的顯示器,目前這個規格還沒那麼普及化,不過杜比的技術已經漸漸地圍繞在你我身邊,也好期待杜比未來會怎麼應用全景聲在不同產業上。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